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,您的生活服务帮手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地板打蜡

李想的长期主义: 在快变量中寻找慢生意的确定性

发布日期:2025-05-30 02:09:41 浏览:37375

2025年第一季度,中国乘用车市场上演了戏剧性一幕:在整体销量同比微增3.2%的背景下,大六座SUV细分市场却以87%的同比增速狂飙突进。

深蓝S09、问界M8、腾势N9、领克900等多款新品在90天左右的时间内密集上市,这种“饱和式攻击”背后,折射出车企对家庭消费升级的集体押注。

很明显,国内市场大六座SUV正在从出行工具进化为移动生活空间,而大六座SUV的细分市场也正在成为一条拥挤的黄金赛道。

市场突如其来的变化不得不让我们首先想到了理想汽车。

理想汽车目前在售5款车型,其中L系列4款车型(L6\L7\L8\L9)都是理想汽车的主销产品,也都是大六座SUV车型。

理想汽车2024年全年销量50.45万辆,力克问界坐上中国新势力销冠王座,正是凭借大六座SUV车型的集体发威。

如今,当所有的变化似乎都冲着“自己”来的时候,理想汽车该如何守住真元,继续自己的得道之旅?

01

不妨先厘清市场爆发的底层逻辑,把为什么在跨入2025年这个时间节点之后,大六座SUV,特别是智能电混大六座SUV爆发的原因找到。

营销学认为,哪里有需求,哪里就有市场。

需求端。

来自国家统计局2025年1月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底三孩家庭占比达18.7%,较2020年提升9.2个百分点。

另外,J.D.Power 2025中国消费者调研结果表明,30-45岁中产家庭购车预算中,空间舒适性权重从2020年的23%升至2025年的41%。

也就是说,需求端显示,人口结构的变化和消费理念的升级,提升了大六座SUV产品的需求度。

产品端则体现为技术迭代的临界点得到突破,以及产业链的协同进化。

比如,增程系统效率得到跃升。

深蓝超级增程2.0的热效率达42.5%,馈电油耗仅5.8L/100km。问界M8的增程器热效率突破44.8%,亏电油耗低至6.6L/100km。

其搭载的巨鲸增程电池平台支持15分钟快速完成SOC 20%-80%补能。

插混技术得到体系化进阶。

腾势N9是易三方技术平台+云辇-A双腔空气悬架+天神之眼-B智驾辅助系统联袂缔造;

而领克900则基于全新SPA Evo大型全域电混架构开发,叠加Super AI数字底盘与千里浩瀚智驾辅助系统,并在双高通8295芯片驱动下兑现算力霸权与感官平权。

产业链领域,主要体现为技术升级和成本下降同时进行。

比如时下流行的空气悬架。2020年,空悬还主要依赖进口;2025年国产化率高达75%,行业成本率降低了58%;

还有,2020年域控制器约为30TOPS算力水平,2025年则提升至200TOPS算力水平,反观成本还下降了30%以上。

所以,其实市场逻辑特别纯粹。你有需求,而我刚刚好可以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,很好地满足需求。一旦这层窗户纸捅破,同品类产品就会蜂拥而至。

02

事实上,在智能混动大六座SUV这条赛道上,理想汽车尽管年轻,但依然不能抹杀它作为品类开创者的身份。

理想是第一个将“家”的概念和大六座SUV的产品设计联系起来的汽车品牌。

这就如同之前有橡皮擦,也有铅笔,但带橡皮擦铅笔的出现仍然极大提升了学习与绘画的效率,成为现代文具的经典组合。

然而,如今理想汽车这个年轻的前辈却不得不面临战略级的挑战。

所谓“战略级的挑战”,是指竞品已然形成矩阵,并展开立体式的“围剿”,着重体现为三个维度。

其一是价格锚定战,深蓝S09以22.99万起售价(经销商报价)直接切割L6市场,这应该是比此前零跑C16来得更精准的价格对标。

其二是技术卡位战,比如领克900、腾势N9二者皆具备的“蟹行模式”攻克了狭窄车位痛点,而这恰好对车身长度超5米的大车而言,又显得特别重要。事实上,前者是Super AI数字底盘集成后轮±10°矢量后轮转向技术得到应用,后者则是来自易三方技术平台的强大实力。

其三是场景创新战,问界M8的移动会议室模式抢占商务场景,通过鸿蒙电脑实现跨终端办公,一场决胜千里之外的商务会议说来就来。而领克900的二排550mm超长滑轨和180°电动旋转座椅,以及“对坐模式”同样带来了商务会议可能性。

所以,这些后来者们真的是把后发优势彰显得淋漓尽致,加之本来都是大厂出身,师出名门之下,个个功力不凡。

而这一刻,理想汽车核心数据的预警信号已经出现。

咨询公司调研数据显示,理想L系车主复购率从2024年的65%降至2025Q1的53%。降幅其实不算太大,不过也正好反映出不是理想L系列不够好,而是好产品的选择面正在不断扩大。

当然,也不可回避,亟待更新迭代的理想L系列的确也出现了配置竞争力滑坡的现象。比如,2025年新品激光雷达搭载率达92%,理想仍保持选装策略。

2025年1-4月,理想汽车以126803辆位列新势力销量排名第三。有消息称理想汽车内部将今年全年排产目标由此前的70万辆调整至64万辆。

具体到各款车型,特别是4月份销量下滑明显。

理想L9月销量滑落到4000辆以下,2025年累计销量几乎腰斩;

理想L8月销量5000辆左右,累计销量下滑三分之一;

理想L7月销量8000多辆,累计销量下滑超30%;

主力车型理想L6,月度销量维持在1.8万辆以上水平,但相比去年刚上市后2.5万辆的巅峰销量,下滑也较为明显。

所以,理想汽车必然采取战略破局。

03

既然竞品是立体式的围剿,那么理想汽车的反攻也必将是多方面、多层次的开展。

首先是核心产品的集体焕新。

2025年5月8日,理想汽车正式发布L系列智能焕新版,涵盖理想L6、L7、L8和L9四款车型。

此次升级聚焦外观造型、底盘、辅助驾驶、智能座舱等方面。可谓每一颗螺丝的更换,都是为了应对市场的变化。

大概率,L系列智能焕新之后,价格还有小幅下调。“加量降价”之后的L系列将试图重新夺回市场霸主地位。

其次是产品组合的重构。

理想i8即将上市,是理想汽车纯电技术路径二次突围的重要标志。在之前理想MEGA首次折戟之后,理想为i8的上市做出了更充分的准备。

5月20日,理想汽车宣布其超级充电站累计上线数突破2300座,从第1座到第2300座用时也就两年多一点。预计在理想i8发布时,将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超过2500座理想超充站。

在此期间,理想超充桩数量也突破了12500根,城市理想超充站突破1400座。

当然,除了纯电突围之外,还有智能升维。

公开消息显示,在理想汽车在100亿人民币的研发投入中,有一半被分配给了AI领域,尤其是理想汽车全自研多模态认知大模型Mind GPT原始基座模型的研发。

目前Mind GPT可实现语音指令98%的意图识别准确率,居于头部。

另外,用户运营已然进入深水区。

相信理想汽车也会在家庭会员体系,以及场景化OTA等方面做出优化和专项推送。以此作为产品迭代、技术升维、基础设施完善等的有力补充。

所以,其实理想汽车的战斗力依然强悍,底牌不少。

本质上讲,这一切有赖于理想汽车长期建立起来的用户优势、品牌优势。只有在这个基础上,理想汽车的技术优势才有更大的发挥空间。

正是因为如此,理想L9在“家庭出行安全感”指标上仍保持9.2分的高位(满分10分)。

这或许揭示了终极竞争维度——当技术参数趋同,情感联结将成为最后的护城河。

正如李想所言,理想是一家人工智能企业,我们要做的不是汽车的智能化,而是人工智能的汽车化,并将推动人工智能普惠到每一个家庭。

理想汽车的战略定力还在,后续就值得期待。